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资源>>优秀教案>>正文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教案

时间:2015年12月10日 00:00    作者:原创    点击:

课 题

时事政治《昆明之殇》

主 讲 人

骆欣欣

授课时间

4月15日

教 学 流 程

个人修改意见

教学目的

通过思想品德课上对时事政治的研读,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政治敏锐程度,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打好政治基础。

教学重点

了解昆明“301”事件的前因、后果。知道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维护民族团结是最基本要求,意识到反恐警钟长鸣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师:照片中的人是我校政治组王雪老师的母亲,李阿姨。李阿姨在退休之后,经常外出旅游。3月18日,她在旅游途中,拍摄了这张照片。

出示李阿姨照片

问:在昆明火车站,3月份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生:(略)

师:昆明“3.01”恐怖袭击案件的发生打碎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暴徒的罪行令人发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3.01”案的始末,进入时事政治专题《昆明之殇》。

二、 新课

师:首先通过一段视频,对事件做一个完整的回顾。

出示案例:视频1(事件回顾)

师:昆明“3.01”发生伊始,就被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

口头问:你认为“暴力恐怖袭击”具备什么特点?(生略)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暴力恐怖界定的标准。它具备四个特点1.有组织有预谋;2.针对无辜平民;3.使用长刀利刃冷兵器;4.统一黑色服装凸显政治主张。在事件回顾报道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此次暴恐案的组织者是“新疆分裂势力”。

问1:新疆分裂势力被称为“疆独”,何谓“疆独”?

生:(略)

师:“疆独”指宣扬新疆地区独立的分裂组织。“疆独”活动方式是在境内外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疆独”的目的是在新疆等地区重建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在世界地图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名称的国家,“疆独”的目的却是重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东突”的前身和现状。

“东突”产生的背景是在20世纪初,分裂主义向新疆地区渗透,当时中国政局动荡,并且新疆地区各种势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在1933年11月12日——1934年2月,在新疆喀什一带出现了一个仅存在86天的“东突”。它的建立者是民间组织“民族革命委员会”的主席穆罕默德·伊敏等人。“东突”成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和组织的认可和承认。当时“东突”成立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由于“东突”的成立侵犯了某些势力的利益,违反各族人民的意愿。所以86天之后,就被地区各种势力和各族人民共同消灭了。右上角星月图案就是当时“东突”的国旗。星月标志是所有信奉伊斯兰宗教的民族标志。

问2:“东突”短命存在,有何启示?

生:(略)

师:1.是特定混乱时期,偶发的一次分裂运动的产物;2.“东突”违背新疆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愿望;3.短暂存在,证明分裂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不得人心。

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境内外分裂势力的勾结,20世纪90年代初,分裂主义再次抬头。由热比娅·卡尔德等人开始将分裂分子组织在一起,试图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疆独”手段是不惜一切代价在人口密集地区制造各种恐怖活动。出自(《我们的独立是否有希望》)近年来他们在新疆地区至少制造了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比如2009年的新疆“7.5”事件,昆明“3.01”案件等。右上角出现的星月图案是现在“东突”的标志,右下角的印有该标志的黑色T恤就是昆明暴恐案中,能够凸显暴徒政治主张的统一着装。

问3:此事件带来哪些影响?

生:(略)

师:1.在事件中无辜消逝的生命;2.给亲朋挚友带来的悲痛;3.引起民众的心理恐慌;4.地区旅游经济受到影响;5.损害新疆民众的声誉;6.适逢全球瞩目的“两会”召开,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影响。

问4:此案发生后,各方如何反应?

生:(略)

师:首先让我们看政府的应对;再来看社会各界的反映(视频2),其实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一直在不间断的报道,并且一直在传播正能量;其实大多数国人距离事发地很遥远,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3.01”事件发生后,引发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我们首先看一下国内舆论;我们再来看国际舆论如何评价该事件。(视频3)

补充:巴基斯坦国家国旗标志是星月图案。是所有信仰伊斯兰宗教的民族标志。绿色是祖先居住沙漠民族对于绿洲的向往。巴基斯坦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承认的合法的主权独立的国家。

师:昆明“3.01”事件经公安部查明,一共有8名暴徒行凶。昆明特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住一名女暴徒,其余3人截止3月3日下午相继落网。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将4人批捕,下一步,公诉人将向法院提起公诉。政府机关对事件的顺利告破,使昆明市民的情绪逐渐稳定,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我们再回看李阿姨的这张照片,昆明火车站阴霾散去,热闹如昔。

三、 总结升华

问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悟?

生:(略)

师:1.反恐原则就是要思想上常态化,行动上要铁腕的不遗余力,做法上要加强国际间合作;2.《宪法》52条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3.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4.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四、 课堂小结

我们青少年既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个人梦”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作为社会构成中的个体存在,我们要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力。没有国家的稳定,就没有小家的安宁;没有大我的独立,就没有小我的尊严。祝愿我们的祖国,团结,统一,和平,发展。

教学反思

1. 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了解时事政治,理解课本涉及知识。

2.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整节课节奏把握很好,课件利用得当,学生注意力很集中。

3. 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问题设置可以再简单点,因为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4.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

讲时事,联系课本内容,让政治课不再假大空。

关闭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版权所有    电话:0431-88499352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3059号  吉ICP备060029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