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89年,是吉林大学建设、稳定专家教师和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吉林大学满足教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和提升教职工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之一,更是吉林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校35年来,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经历了办学规模由小到大,办学品质由弱到强的显著转变,成功实现了高品质办学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2024年,学校积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从战略高度规划布局,以坚定步伐推进改革。通过明确办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管理体系等路径,致力于“新优质学校”建设,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将“重铸辉煌,迈向复兴”推向深入。目前,学校拥有43个教学班, 1982名学生和197名专职教师。学校围绕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追求卓越精准施策,成为莘莘学子醉书怡情、力学奋进的理想场所。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立足教育前沿,依托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深入践行“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开发灵性”的核心理念,以务实创新的精细化智慧管理策略,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构建“新时代·双主体·本源教育”育人体系,弘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情怀担当”精神,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塑造了独有的教育特色,并成功树立了教育品牌。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在吉林大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位引领和资源优势助推中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打造了由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突破性地构建了156N课程体系。即:一个核心育人体系——基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新时代﹒双主体﹒本源教育”育人体系;五个课程维度——雅礼明德课程、启智润心课程、健体强心课程、琢玉成华课程、勤识葆力课程;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N指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和社团课程。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立足“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兼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现代办学理念,提出了“雅礼明德”的德育目标。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雅礼),更要引导学生弘扬内心的善良本性、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与光明(明德)。通过深入践行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构建了“目标引领 —载体依托—方法支撑—多元评价—全面保障”德育体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厚德崇礼、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有所成的优秀公民。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度重视教科研在教育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提出了“打造一流科研型教师团队,以科研推动学校成为全国教育教学创新示范校”的工作愿景,建立了“1242+评估”学校科研工作体系,即:一个愿景、两个目标、四项管理、两类推广和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近五年来,一系列课题研究项目成功结题,其中省级重点课题,以及众多的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已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实现了科研方向有聚焦、研究领域有特色、科研成果有创新、服务社会有途径、学术育人有成效,不断开创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新局面。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深刻认识到“数智化赋能”对于推动学校教育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深度挖掘教育教学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了精准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教师提供数智化学习平台,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利用数智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已成功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形成了共建文明校园的积极氛围。学校以特色项目活动和课程作为核心载体,以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建设为关键抓手,积极推进多样化的协同育人行动,旨在整合各方资源,共绘学生成长“同心圆”。
35年来,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各项工作协同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百强特色校、吉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吉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生态道德教育特色学校、长春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长春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长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长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成效深受吉林大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家长的广泛赞誉。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将紧扣新时代教育发展脉搏,以前沿的理念引领发展,以先进的机制助推发展,以品质的课程特色发展,以多元的评价创新发展,以精细的管理内涵发展,以优质的师资保障发展,以一流的业绩促进发展,着力打造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现代教育新优质学校,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