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课程源于整体性设计
优秀的课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要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要去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要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要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要美,语言美,教风美。
设计好一门课是一个老师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怎么才能设计好一门课呢?
一、整体性备课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老师的整体的讲授内容必须是逻辑自洽的,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逻辑上严密,前后衔接。尤其在今天的MOOC时代,随着大量的课程内容都已经碎片化,老师作为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师,更需要进行整体性的备课和设计。
整体性备课要考虑到五个问题。首先,这门课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贯穿整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或者是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重要的结论,始终要透过每一个环节得到贯穿。另外,就是对这门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整体要有一个把握。这门课程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门课程的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衔接?这门课程要求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最后教给学生。
二、好课程的标准
对一门课程怎么评价,它是否高质量,有几个考察的标准和依据。第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第二,概念明确,讲解深入。第三,重点突出,选材适当。第四,脉络清楚,逻辑性强。第五,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及用多媒体呈现或者板书呈现比较得当。教时比较准确,不拖不欠。老师的着装比较典雅,精神饱满。
三、教学设计的方法
每一个课堂的设计要有一个结构思维图,它包含了几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在这三个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到了教学的设计意图,提出了教学的设计方案,最后对教学的方案进行了实施,根据课堂的反馈,有一个预后,一个反馈评估,以及重新的返回到到我们不断循环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之上。
什么叫学情分析,就是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等等。主要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准备情况,以及对认知方式里头的学生的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能力等问题一些分析,有了很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了学生,有了针对的目标和对象,我们的授课是要弹性,灵活的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补。
一堂课的流程,基本上是在设计之前,要去复盘对我们曾经的上一节课程以及以往的授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复盘。复习了旧课,复习了思考,才能够创设一个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之后,对新课进行探究,在面对学生讲授新课的时候,导入新增的知识,而这个新课是建立在对旧课的逻辑推导,前后衔接之上的,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进行回顾反思,巩固新的知识点,对新的知识点巩固也是通过练习以及对下一次课程的前置的引导,来去进行一个衔接,新和旧,前课和新课,就这样进行了有机的一个衔接。
课程设计的三个成功关键是首先要有充分的展开策略,其次要有先进的方法,最后要有丰富的内容。这三者的结合需要我们的设计是三方面的设计,是策略的设计,需要针对学生的需求,需要定位我们的目标,同时内容的设计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设计思路,也就是要有系统的架构,同时要有问题的导向,也是方法的设计。我们要在哪些环节里进行生动的表达,在哪些问题的导入里进行灵活的互动。
比如我们的触觉,比如我们的味觉都是在固有的课堂里很有效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于口语表达的技巧,在实际的教学经验里头有三个方面可供分享,第一个是音调和音量,因为只有抑扬顿挫的音调才能引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老师的音量的改变,可以表达出来不同重要程度的概念,因此在老师的讲课里,最害怕的就是平淡。在开始,在中间,在结尾部分,我们都可以通过音调和音量的控制技巧让我们整堂课堂是充满了起伏、变化,节奏,这个需要我们下来去不断的训练自己对音调和音量的控制。
其次就是速度。有的老师讲课的语感、语速很快,有的老师相对缓慢。但是在同样的一个人的授课里,在同一节课,我们的语速也是可以发生各种弹性的变化,因为不同的速度表达了不同的语式、意义和情感,这个对教学手段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老师站好一个讲台,就好像话剧演员一样,这就是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情境的创设和音调、音量、语速、节奏方面,应该充分的让它呈现一种起伏跌宕变化,一种课堂里头的生动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讲课的思路和节奏,有效地进行探索、认知,对课堂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情绪。
在做好上面的几方面的准备之后,一节优秀的课程也就基本设计完毕,只等待上课铃声的敲响,我们就可以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迈上课堂,向学生们奉献出一堂精彩的课程。